比熱容的定義是單位質量的物質每升高單位溫度所需要吸收的熱量,比熱大的話,就意味著升高相同溫度時比比熱小的需要的熱量高,所以在熱量相同的情況下,溫度的變化越不明顯,這也是為什麼沿海城市比內陸的晝夜溫差要小的原因。
比熱容大的升溫降溫快還是慢
比熱容越大,吸熱越多,升溫越快,這個說法是錯誤的。比熱容簡稱比熱,亦稱比熱容量,是熱力學中常用的一個物理量,表示物體吸熱或散熱能力。比熱容越大,物體的吸熱或散熱能力越強。在質量相同時,比熱容大的物質,吸收相同的熱量時,升溫慢。而升高相同的溫度時,吸熱更多。
一定質量的物質,在溫度升高時,所吸收的熱量與該物質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,稱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(比熱),用符號c表示。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[J /(kg·K) ]或焦耳每千克每攝氏度[J /(kg·℃)]。J是指焦耳,K是指熱力學溫標,即令1千克的物質的溫度上升(或下降)1開爾文所需的能量。
Q為吸收(或放出)的熱量;m是物體的質量,ΔT是吸熱(或放熱)後溫度的變化量,初中的教材裡把ΔT寫成Δt,其實這是不規范的(我們生活中常用℃作為溫度的單位,很少用K,而且ΔT=Δt,因此中學階段都用Δt,但國際或更高等的科學領域仍用ΔT)。
比熱容計算公式
比熱容的公式:Q=cmΔT
即Q吸(放)=cm(T初-T末)
其中c為比熱容,m為質量,Q為能量
吸熱時為Q=cmΔT升(用實際升高溫度減物體初溫)
放熱時為Q=cmΔT降(用實際初溫減降後溫度)
Q>0時為吸熱,Q<0時為放熱